世界最大的港口設計建設公司、世界最大的公 路橋梁設計建設公司、世界最大的疏浚公司、世界 最大的集裝箱起重機制造公司……中交集團的“世 界之最”和“全國第一”不勝枚舉??删褪沁@樣一 個“龐然大物”,業務條線、分子公司眾多,數字 化轉型對其而言無異于“大象轉身”,知易行難。?
在“十四五”規劃的指引下,中交的“十四五” 數字化發展規劃新鮮出爐,計劃打造以“數智中交” 為核心的交通基建互聯網生態,建筑類央企的數字 化轉型并無先例可供借鑒,在“摸著石頭過河”的 數字化轉型之路上,中交敢為人先,在一系列數字 化成果的背后是中交集團從上到下的群策群力。?
為此,《英才》采訪了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 公司科學技術與數字化部總經理劉伯瑩,深入探討 當前“數智中交”的階段性成果及未來規劃,以期 看到與以往不一樣的“新中交”。?
數智化“新”中交?
劉伯瑩提到,“數字化轉型是一個大工程,‘數 智中交’首先要實現人、財、物的協同,提升管理效率。”?
“先前,中交的財務報表需要 4 個月才出來, 而業財一體化系統全集團適用后只需要 1 個月就能 出報表”,中交第一個在建筑央企中全集團層面上 線財務云業財協同平臺,實現了“業、財、資、稅、 融一體化”,業務環節全面打通,效率大大提升。?
中交在全球涉及近 3000 家機構和 17 萬名員 工,難以想象的是這些機構和員工已經可以實現隨 時隨地互聯互通。中交集團全面打造集團統一的經 營管理數字化平臺,包括綜合門戶、一體化協同辦 公、組織機構、人力、黨建、云電商、項目管理、 數字檔案等 40 余個統建系統,已覆蓋集團一級業 務域 65%。2021 年中交集團共處理各類管理工作 事項 2.7 億條,提升綜合審批效率 28%。?
劉伯瑩認為,“以往信息化存在的問題顯而易 見,往往是以業務主導方視角和需求來建設的,缺 乏全局視角,容易導致標準不統一、數據割裂、信 息孤島,帶來系統間業務聯動成本高、協作差的問 題,也不利于數字資產的沉淀,無法支撐業務快速響應和探索創新?!?
為解決此問題,中交推動數據入湖,建設了數 據平臺,沉淀了 36 類基礎數據、80 萬余條往來單 位數據、10 萬余條項目數據、29 萬余條合同數據、 15 萬項金融機構、156 萬物資設備數據等。建設了 生產運營監控云平臺,實現了運營監控、生產調度、 應急指揮、視頻會議等功能建設,建設了企業及項 目畫像及預警模型,實現了預警通知、處置及消警 的閉環管理,數據資源的價值在中交已經初步顯現。?
一個 17 萬人的企業要做到數字化之難可以想 見,劉伯瑩認為,“中交集團體積太龐大,這只是 難的一個點,但是這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要突破 理念,各分、子公司原來都有自己的管理模式和信 息系統,打破路徑依賴不易。中交推動管理數字化 其實是在業務的基礎上,結合中交的管理理念,數 字化并不是簡單從線下到線上的‘搬運’,而是流 程的創新與變革,業務重構是數字化轉型戰略的核 心控制點,數字化轉型的最終目標是給企業帶來更 大的商業價值,商業價值的實現一定是通過業務的 變革來驅動。然而,業務變革對于企業來說屬于‘傷 筋動骨’,并且對原有利益的沖擊巨大?!?
因此,數字化轉型一要有整體觀,站在業務全 局視角貫穿整個企業的業務價值鏈,實現數據統一、 業務聯動,真正為業務創新服務和帶來價值 ;二要 認識到這是一個長期過程,這個過程漫長而艱巨, 國內可借鑒的標桿和最佳實踐還不多,需要頭部企 業在各自行業的最佳實踐來豐富標桿效應。?
劉伯瑩認為,目前中交的管理數字化相對完備, 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下一步要著力推動的是產業數 字化,這才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
培育數字化發展新生態?
當前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從高速 增長轉為高質量發展,所有領域都在發生數字化、 網絡化、智能化技術革命,交通領域也是如此,智 能交通、數字化交通概念興起。?
中交集團從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運營 等相關產業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業務覆蓋陸、海、 空、地下,領域包括鐵路、公路、機場、港口,近年來, 中交大力推進智慧海洋、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產 業數字化發展,推動產業升級的能力愈發強勁。?
劉伯瑩認為,“當前身處數字經濟時代,市場 競爭已經不再局限在原有的體系邊界,產業數字化 將催生建筑產業新生態?!?
如果仔細看現在的中交,已經和我們過去理解 的建筑業巨頭大不一樣。
中交集團設計研發了“BIM+GIS+IoT 平臺”, 平臺應用已在深圳沿江高速、雄安中交未來科創城、 天漢大劇院、蕭縣六館中心、宜賓道路工程、國家 重點鐵路工程等項目中實踐,平臺累計處理模型量 已達 TB 級,為集團數字化管控和智能化建造提供 核心技術底座。?
“中交在管理數字化方面已經嘗到甜頭,但是對 于中交這樣一個傳統產業,真正的轉型必須通過產 業數字化實現,恰恰產業數字化相對是更難的,且 過程更為復雜艱巨,因為中交的專業很廣,且全球 業務布局,從設計、規劃、建造、運營,涉及到方 方面面。目前集團的產業數字化已經實現頂層設計, 總體路徑是二級單位結合自身主業優勢,在集團頂 層設計的基礎上,制定產業發展實施方案,通過布點、 連線、成面、構體,從而整合產業鏈形成產業化?!?
用公路舉例,從設計到施工,無論是道路、橋 梁還是隧道,中交都有相應數字化成果和解決方案, 勘查設計方面,中交研發出 OSIS 系列軟件、勘察設 計外業采集系統、交通基礎設施智能監測系統、BIM 設計管理平臺、結構安全監測預警平臺、高分一張 圖平臺等 ;在公路施工方面,利用數字化技術手段, 在智慧工地建設、圖紙復核(碰撞檢查)、施工場布 模擬、臨時結構設計、施工過程模擬、施工協同管 理、安全質量管理等方面進行研發,構建了上線塔 吊 CH-TCSMS 型機監控安全管理平臺、交通工程 數字化協同管理系統、智能噴淋系統、智能生產管 理監控平臺、塔吊防碰撞系統、高邊坡監測系統、 隧道圍巖數字量測、智能防觸電遠程控制等一系列 施工系統。港口航道方面也有一系列數字化成果。?
中交接下來會以價值創造為核心,以項目為載 體、以場景需求為驅動、以數據為關鍵驅動要素, 推進新一代數字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打造下 一代交通基建產品和服務能力,形成具有中交特色 的構件模型化、工序精細化、生產裝備化、裝備智 能化、交付敏捷化、協作生態化的建筑行業“新建 造”“新標準”“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