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振華重工的陳列廳,上海洋山四期動態展示模型、 國之重器“天鯤號”模型等映入了眼簾。上海洋山四期是目 前全球單體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全自動化碼頭,“天鯤號” 是我國首艘從設計到建造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自航絞吸 式挖泥船,而它們的建造者正是振華重工。?
歷經數十年的發展,振華重工的產品已進入全球 104 個 國家和地區,覆蓋全球 300 多個港口,其數字化實踐參與了 全球 70% 以上的自動化、智能化碼頭建設。在國資委開展的 2020 年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征集活動中,振華重工 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裝卸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成功入選新 一代信息技術類典型案例。?
為此,振華重工董事長劉成云在接受《英才》記者采訪 時表示,振華重工的目標是通過數字化變革,實現企業向“裝 備 + 服務”的轉型,乃至成為平臺型企業。?
數字化助力產服升級?
作為全球港機行業的龍頭企業,振華重工一直在探索如 何用最先進的技術賦能行業發展,推動全球港口物流行業更加 高效運行。其自動化碼頭的探索,早在 1998 年就開始了,只 不過當時先是從研究集裝箱自動化運輸等碼頭設備著手。?
本世紀初,振華重工成功研制出第一代碼頭水平運輸設 備自動化導引小車(AGV)的原型機,并將它運用在了德國 漢堡 HHLA-CTA 自動化碼頭建設中。而后在上海洋山四期 自動化碼頭項目中,又通過運用自動換電技術,為 AGV 節省 了能源更換的人工和時間,但 AGV 的應用是需要在地面下鋪 設磁釘,增加了老碼頭的改造成本。及至現在,采用北斗導航 定位、激光雷達等新型數字技術的智能引導車(IGV),已經 不再需要地面鋪設磁釘,便可化身靈活的“搬運工”,在碼頭 堆場間自由穿梭。?
而對于老碼頭的自動化改造,振華重工還搭建了目前國 內唯一的港口專業化仿真平臺。通過仿真技術,平臺像“參 謀官”一樣,以 3D、VR、AR 等形式將最優方案呈現給用戶, 供用戶進行科學決策,降低了碼頭設計的決策風險。該平臺 同樣也適用于碼頭的新建工程,利用振華重工獨立開發的裝 卸工藝系統(SmartPlanning)和數字孿生系統(SmartSim) 兩大“利器”,可以將工程師從反復調整方案的繁瑣工作中 解放出來。?
在探索過程中,振華重工逐漸意識到碼頭的數字化轉型 不是單個設備或軟件系統的采購就可以解決,自動化碼頭系統 復雜,用戶也會擔心系統交付后如何維護。在 2017 年振華重 工首次提出了自動化碼頭一站式解決方案,從產品全生命周期 的角度,為用戶提供相應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不僅振華重工有 自動化的設備,還有基于物聯網的運維平臺,可以對設備的狀 態進行遠程實時監控,一旦起重機發生故障,或者結構出現隱 患,平臺會實時發出警報,并給出維保建議,使運維更有前瞻 性和計劃性。?
一站式解決方案獲得了諸多碼頭用戶的贊許和青睞,目 前在建的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自動化碼頭——廣州南沙四期,以 及國內首個海鐵聯運自動化碼頭——廣西北部灣欽州港自動 化碼頭,都在使用振華重工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劉成云表示,目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我們要做的是跟蹤新技術的發展應用、持續自主創新,對 5G、AI 新技術在智慧 碼頭的應用進行更廣泛的場景擴展和更深入的方案探索,為傳 統人工碼頭改造注入新動力。
數字化改革雙線并舉?
振華重工的數字化轉型,是沿著標準化和信息化兩條主線同步開展的。
在標準化方面,振華重工制訂了企業數字化轉型清晰的 目標、策略和路徑,通過統一管理,從體制、機制上確保了企 業數字化架構的體系性、先進性和專業性,從而科學、穩健、 高效地推進數字化轉型,避免多走彎路。“近幾年我們獲得了 3 個國際標準的制修訂項目立項,《3E 級岸邊集裝箱起重機》 去年獲評上海市首批 10 項上海標準?!眲⒊稍普f,這些標準 都為振華重工的數字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在信息化方面,振華重工實施了一批信息化系統建設項 目。包括中國首例 SAP MDG(主數據平臺)項目、央企首例 ERP(企業資源計劃平臺)上云項目、混合云管平臺項目,而 基于混合云管平臺的混合云 IT 基礎架構管理體系更是走在了 行業前列。?
基于標準化和信息化的主線,振華重工引進和研制了 一批自動化生產線,先后試點建設了機器人工作站、自動 化生產線和智能制造車間等 20 個智能制造示范項目,研制 了一批自動化碼頭裝備,打造了自動化碼頭所需的全套軟 件系統,這些都是振華重工的數字化變革過程中對傳統碼 頭賦能的基礎。?
截至目前,振華重工累計參與了 60 余個國內外自動化碼 頭的建設,開創了集裝箱裝卸的模式革命。此外,振華重工 還成立了 Terminexus 電商云平臺,它是振華重工數字化供應 鏈的試點,是公司由制造向“制造 + 服務”轉型的最新成果。 該平臺圍繞港口用戶,充分利用數字化工具,整合全行業資源, 打造了振華重工、碼頭用戶及供應商之間的共享平臺。?
劉成云坦言,在傳統制造企業自建數字化團隊是非常具 有挑戰性的,最大的困難首先是改變人的習慣,推進改革必須 有足夠的驅動力和堅定的信心。因此管理層方面要高度重視數 字化改革,將其作為一把手工程,為數字化團隊營造一個健康 的文化氛圍和工作環境。具體到團隊成員也必須要有高度的責 任心和使命感,不懼困難挑戰,砥礪前行,所以在數字化轉型 實踐中,振華重工自主培養了一支素質夠高、技術過硬的數字 化人才隊伍。?
在采訪的最后,劉成云表示,當前國家也在倡導推動數 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將數字化轉型作為改造提升傳統 動能、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手段,發揮國有企業在新一輪科 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中的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