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做,不一定成功 ;不做, 未來肯定不成功 ;未來做,有可能成 功,但難度一定會增大?!边@是《英才》 記者采訪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信息化管理部主任吳張建的感慨。?
對標業界“前輩”,臺塑集團作 為成立 60 余年的企業,其信息化成 果早在上世紀就已經成為了業界“標 桿”——臺塑集團的“一日結算”“單 元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設,實現了集 團財務年度決算在新年伊始就能實 現,數字化手段在日常經營過程中時 刻“監督”著企業的良性運轉,信息 的匯聚讓企業更加富有效率。?
中國電建的數字化轉型是什 么?吳張建給出了他的思考 :把一切 人、事、物都符號化,并通過計算機科學來識別和處理,利 用其產生的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推進全球化布局、 全產業鏈協同、全生命周期服務,突出價值導向,打造數字 電建,以數字化轉型驅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就是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如何讓中國電建保持循環發展?“數字化的目的, 就是要“看得見、看得懂、看得遠”,各項工作全程可見,高 度協同,提升我們服務用戶、客戶的能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吳張建說道。?
目前,中國電建的產業數字化主要面向工程業主、管理 方、監管方和參建方等多個合作方,建立基于數字資產的相 關各方共同管理平臺,整合資源,提升能力,以構建智慧能源、 智慧水務、智慧城市為目標,建設“工程建設命運共同體”。?
吳張建向《英才》記者講述了中國電建在深圳前海自貿 區的智慧城市藍圖。這是前海首次建立了地理、地質、城市規劃、 工程建設等基礎模型統一的城市模型(CIM),形成了多規合一、 多源合一的城市圈信息數字模型,確保了可以實現“一張藍 圖干到底”,打造了一個“透明”的數字城市。?
由于城市建設牽涉面廣,工作交叉復雜,面臨工期緊、 管理人員經驗不足、規劃決策難度高、 報建報批信息量大、工程拆改費用巨 大、建設監管手段缺乏、基礎設施立 體開發等多種挑戰。中國電建搭建了 基于城市信息模型(CIM)的數字化 協同建設平臺,可以實現基于城市級 的多規合一,地理、地質、規劃、設 計、施工等各類型的設計與展示。通 過先進的信息化手段,支撐城市的規 劃、建設、運營管理及應急,能有效 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提高城市 管理效率、節約資源,促進城市可持 續發展。?
在智慧水務方面,吳張建著重介 紹了在深圳市茅洲河流域治理的實踐 過程中,電建打造的現代城市數字化 水域治理的一體化平臺,該平臺為現代城市管水、用水、治 水提供了支撐。?
除此以外,諸如江西撫河流域的可持續發展智慧治理、 西安小寨海綿城市暴雨內澇監測預警體系、錢塘江流域防洪 減災數字化平臺,均是中國電建在深挖水領域價值鏈后,探 索推進水城聯動的數字化成果。
在一系列的數字化實踐過程中,中國電建碩果累累,共 有 6 個項目入選了國資委 2020 年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 例,總數位列央企第二。?
中國電建董事長晏志勇曾言“現代數字化技術應用與業 務的深度融合正在改變、甚至已顛覆企業原有的核心能力和市 場競爭力。作為建筑央企,能夠多大范圍、多高層次、多強密 度地去組織整合資源,將決定企業的價值創造力和發展邊界?!?
通過豐碩成果以及典型項目的引領,中國電建的數字化轉 型發揮了整體的效益和價值,也得到了企業內部的廣泛認可。?
吳張建表示,“十四五”新征程上,中國電建的數字化要做“集 團化的平臺、企業級的建設、項目級的應用”。洞察需求的變化, 管理有“序” ,心中有“數”,才能胸有成竹,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