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最大的“糧倉”企業,中糧集團肩挑米面糧油之重任,憑借其全產業鏈覆蓋優勢,在脫貧攻堅戰中貢獻良多。?
從一顆小小的花生到關系國民經濟的糧油,從山東費縣的產業扶貧到覆蓋全國的脫貧攻堅。一個個見微知著的事例背后是中糧集團十余個專業化公司群策群力的縮影。?
向農村貧困“宣戰”?
在與共和國同齡的中糧集團企業沿革譜系上,1988 年是“特殊”的一年。這一年,黑白照片成為歷史,彩色照片躍然紙上 ;中糧也開始由營管型公司向經營型公司轉型,由單一的外貿代理公司向實業化企業轉型。?
此后,30 多年的砥礪前行,中糧成長為立足中國的國際一流糧食企業,成為全球布局、全產業鏈、擁有最大市場和發展潛力的農業及糧油食品企業,集貿易、加工、銷售、研發于一體的投資控股公司。?
也是從上世紀 80 年代開始,我國駛入了從實現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快車道。2021 年 2 月,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 9899 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 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 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
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
脫貧攻堅作為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因此,打贏脫貧攻堅戰,歷史性解決絕對貧困問題,既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也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集中體現。?
革命老區沂蒙山區,是我國花生主要生產基地,享有“中國花生之鄉”的美名。但長期以來,由于花生種植沒有進行充分產業化,再加上山區較為閉塞,缺乏有影響力的品牌,使得花生資源并沒有變為致富手段。?
2019 年末,中糧油脂啟動“沂蒙互助扶貧計劃”,選擇山東省重點貧困村——臨沂費縣梁邱鎮下河村作為幫扶對象,為當地建立花生種植基地,利用企業的技術、人才、渠道等資源優勢,幫助村民掌握科學的生產技能,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為沂蒙百姓造福。?
借助當地種植出的優質花生,中糧油脂又進一步推出新產品——福臨門家香味沂蒙土榨花生仁油,并在福臨門廣告宣傳中,格外著重了“沂蒙”名片的推廣,增強沂蒙花生油的品牌影響力,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為我國貧困地區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助力。?
類似的案例還有中糧糧谷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延壽縣推行的產業扶貧。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延壽縣出產的大米晶瑩剔透,整米率高。距今已經有百年的水稻種植歷史,更在 2017 年獲評“中國大米十大品牌”。?
盡管如此,延壽大米卻并未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農民種植大米的收入也很不理想。?
據此,中糧糧谷結合延壽縣資源稟賦的特點,大力推動產業扶貧,以“訂單農業”為突破口,推進當地水稻技術、種植、加工、品牌打造及基礎設施建設。前期投入 60 萬元推進水稻覆膜田項目,助力其提高產量、達到有機水稻品質,從而提升水稻溢價。中糧糧谷下屬大米加工廠與當地合作社合作,建設 2 萬畝水稻種植基地,專門種植有機、高品質水稻,打造特色單品,建立品牌屬性,惠及貧困人口 2000 多人。?
同時,以旗下“福臨門”品牌為載體,充分挖掘產品競爭力,結合延壽當地歷史典故,將“來自長壽鄉的大米”作為宣傳重點,打造符合市場需求的特色大米品牌。?
2019 年 4 月,中糧糧谷與延壽縣政府、阿里巴巴集團合作,共同打造推出了“福臨門淘香甜大米”,通過召開發布會、參與展會、出席扶貧公益活動以及利用抖音、新浪直播等形式,進行全方位推介宣傳。并通過各大連鎖超市以及淘寶、京東等電商渠道進行銷售,不斷提升延壽大米產品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建立特色品牌,提高產品溢價,真正把全產業鏈的管理方式全面導入扶貧工作,讓扶貧合作產生扎扎實實的成果。?
全產業鏈扶貧?
不難發現,全產業鏈布局的優勢令中糧在打通產業扶貧的通道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斷聚焦核心主業的中糧集團,也在推進專業化經營,形成了以核心產品為主線的 18 個專業化公司。?
而這些公司也成為中糧集團在扶貧工作中的重要賦能平臺。?
如中糧可口可樂與我買網協同打造 O2O 線上線下渠道,幫助有著“生命禁區”之稱的甘孜州石渠縣打通酸奶及牦牛肉制品銷路。更資助了石渠縣126 名貧困學生并啟動“高原婦女賦能計劃”,成立“媽媽大學”“媽媽聯盟”,開發“媽媽商品”,以保障藏區婦女的權益。?
中糧糖業為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自然環境惡劣,耕地面積少而貧瘠的隆安縣 12 個村屯新建、擴建了 9 條總里程 20.5 公里村級公路。導入肉鴨養殖產業基地建設項目,成為南寧市最大單一家禽養?
殖基地,帶貧脫貧效果十分明顯。?
通過旗下專業化公司群策群力扶貧的案例在中糧集團比比皆是、不一而足。中國紡織、中國茶葉在江西省修水縣積極推進茶產業扶貧工作 ;中糧大悅城帶動甘孜全域旅游發展 ;蒙牛乳業在西藏拉薩構建“三位一體”織就乳業扶貧網,填補了西藏歷史上無高標準現代乳制品加工的空白,讓西藏農牧民喝上了產自雪域高原的優質高原奶。?
目前,中糧集團承擔的 7 個定點扶貧縣和 2 個對口支援縣的脫貧“摘帽”任務已全部完成,并形成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今年 2 月 25 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中糧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集團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呂軍參會。集團援藏掛職干部、西藏山南市洛扎縣委副書記李國偉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并作為中央企業獲獎代表上臺領獎 ;中糧貿易扶貧辦公室、中糧家佳康(吉林)公司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李國偉先后 4 次援藏,將人生中黃金 11 年奉獻給雪域高原邊境縣西藏洛扎。他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治邊穩藏”重要思想和脫貧攻堅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奮力開拓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新模式、新路徑,形成“以產品帶產業,以產業帶就業,以就業帶增收,以增收帶穩定”的工作思路。從規?;仉u養殖入手,逐步推進循環農業,將“巴桑姥爺”藏雞蛋打造為西藏知名品牌,在洛扎縣開展邊境小康村建設,帶領洛扎人民實現一個個“從 0 到 1”的佳績,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中糧貿易扶貧辦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扎實推進定點幫扶黑龍江省綏濱縣,通過“貧困戶帶地入社、合作社以地入股、企業以資入股”,成立龍頭企業,建立“公司 + 合作社 + 農戶”利益聯結機制,“貧困戶”變“股東”,實現“當年入股、當年收益”。三年來累計分紅 2200 萬元?!坝唵无r業”簽約種植面?
積 48 萬畝,年均創造社會效益 6.2 億元 ;發揮中糧品牌優勢,創立“福臨門綏濱大米”精選品牌,讓綏濱大米“走出去”;拓展中糧我買網、消費扶貧商城、直播帶貨等線上銷售渠道 ;疫情期間提前復工復產,購買農產品 7.6 億元,有效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助力綏濱縣貧困發生率降至 0.82%,于 2018年“脫貧摘帽”。?
此次榮獲表彰的個人和集體是中糧集團開展扶貧援助工作的縮影和代表。近年來,集團黨組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國資委黨委關于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依托全產業鏈資源優勢,強化組織領導,創新扶貧模式,不斷鞏固脫貧成效。?
五年來,中糧集團累計投入扶貧資金 5.6 億元 ,建立扶貧援助項目達 400 多個,開展消費扶貧 16.5億元,成功助力 7 個定點扶貧縣和 2 個對口支援縣等 9 個縣全摘帽,646 個貧困村全退出,29.3 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致富,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中糧貢獻。2018、2019 年中糧集團扶貧攻堅工作獲得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定點扶貧工作成效考核“好”的評價等次,向黨中央和人民群眾交出了一份優秀的答卷。?